第三百九十七章如意算盘-《重生之大国工匠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彭大海也知道,这会说什么都是虚的,好在张俊平打算在苏州投资砖窑。
    老子说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    不愁以后没有合作的机会。
    “小张先生愿意来苏州投资砖窑,    我们是欢迎的。
    这样,我让小郑陪你去吴县,我也会给吴县的周春红同志打电话,让她做好配合。”想明白关窍的彭大海,给了张俊平一个承诺。
    对于彭大海的承诺张俊平并不怎么在意。
    按照他的理解,以及之前的际遇,    这个年代,只要打着外资,外商的名义,在国内可以说是遇神杀神,遇佛灭佛,诸事皆顺。
    结果,事实大出张俊平的预料。
    政府干部,吴县的主要领导周春红,确实很给张俊平面子,或者说是给彭大海面子。
    对于张俊平提出来的收购御窑村砖窑,无条件支持,并且给出诸多优惠条件。
    但是。
    县里同意,镇上支持,并不代表砖窑厂就支持。
    第一次收购推进会上。
    “你们领导要把砖窑厂卖给资本家,我没有意见。
    事关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局,我们都支持。
    但是,这些工人不能就此不再管他们,尤其是那些年龄大了,无法继续工作的老工人,我们不能不管他们。
    他们都是砖窑厂的功臣,把自己的青春,    把一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砖窑厂。”砖窑厂的厂长胡国兴义正言辞,一脸正气凛然的说道。
    张俊平没有说话,而是转头看向坐在主位上的周春红。
    对于砖窑厂是什么情况,张俊平并不了解。
    他也不怎么看重砖窑厂所谓的资产。
    他看重的只有两样,一个是取土区,一个是烧制金砖的窑匠。
    “砖窑厂现在有多少工人?有多少退休工人?”周春红开口问道。
    “砖窑厂现有工人五百六十八人,临时工三百五十四人,退休工人有三百七十七人。”胡国兴不打哏的把数字报了出来。
    要不是周春红提前调查过,差点就相信了。
    其实,砖窑厂的资料早已经装在周春红的脑子里。
    彭大海给她打完电话,周春红就安排人去调查御窑村现存的砖窑厂。
    第(1/3)页